稚晖君自制机械臂给葡萄缝针,可能没有申请专利的想法
发布时间:2021-10-11近日,一位叫稚晖君的人火了!原因是他硬生生造了一只钢铁侠的机械臂!
据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搞的项目中,最复杂的一次。机械臂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叫做Dummy。这次稚晖君的项目,操作系统和 AI 计算平台也分别都用上了华为鸿蒙和昇腾 Atlas 处理器。
	
其实稚晖君想要打造的机械臂,是具备多种交互方式的。例如把机械臂的末端换成夹爪,就可以夹东西;换成画笔,可以写书法或绘画;换成激光器,可以进行三维雕刻。
看起来好像挺异想天开的,但这些均已被稚晖君实现了。
除此之外,稚晖君还做了许多不同的交互方式。例如结合比较前沿的技术,增强现实(AR),以及通过示教器来开启的方式。
那么,这台机械臂是不是非常贵?
一般来说,机械臂的价格会随着精度的提升上涨。一台精度在0.02mm左右的工业机械臂,价格单位大概是几万美元。从稚晖君进行末端重复精度测量的结果来看,其精度已经达到了0.02mm左右。然而他说Dummy的整体硬件成本,计算下来不到1万元……
咳咳,肯定是用了二手材料,如果是全新的,成本价不可能如此之低。
总之,稚晖君火了,还上了微博热搜,很多网友都在讨论他。
随着“华为天才少年自制机械臂能给葡萄缝针”视频走红,10月9日,@稚晖君 回应称该项目是业余小项目,同华为没有任何关系,未能企及达芬奇机器人。这是他长假给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小作品,并没有想过要做什么颠覆行业的伟大创新。
	
通篇看下来就知道稚晖君有多自谦了,毕竟人家既有天赋又非常努力。况且,比起什么天才少年,他更喜欢被称为“野生钢铁侠”。
B站上稚晖君在主页简介里称自己是“野生钢铁侠”。他的偶像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也希望像电影里的钢铁侠一样拥有用科技改变现实的能力。
	
如果说他做这种东西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那也确实是事实,如果把这个项目放在企业身上的话,并不稀奇。
但稚晖君的恐怖之处在于他一个人完成了该项目的所有工作,包括建模、算法、电路设计、驱动设计、APP开发等等。如果把该项目拆开的话,单拎出来完全足够一个班的毕设了!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很佩服这样的牛人。
	
据悉,稚晖君本名叫彭志辉,父母都是厨师,从小喜欢科学,本科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偏硬件,上研究生后便换了专业转算法。2018年毕业后进入OPPO算法岗工作,随后被华为招揽,进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稚晖君第一次进行发明创作。作为电子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他从大二开始就已经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得大量奖项;研究生阶段,他曾组建创业团队聚焦尖端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研发。
而在今年6月,稚晖君独自研发的自动驾驶自行车爆红网络,播放量稳居当天B站第一。
还记得2019年那辆清华网红自行车吗?清华大学类脑计算机中心在研制新型芯片时,曾将芯片搭载在自行车上,从而实现了无人自行车。在当时,这个项目还登上了顶级科研杂志《Nature》的封面。
相关阅读:
只不过清华大学的项目侧重点在研发芯片上,无人自行车只是用于演示芯片性能。而稚晖君的重点则是实现自行车的自动驾驶,也就是他想制作一辆真正完全脱离人力的自行车,无需人扶便可以站立,还能跑起来并规划前进路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自行车”。
	
显然,这辆可以全自动行驶的自行车真的被研究并且改装了出来。即便在车把手上挂上重物,车头也不会歪歪斜斜。更厉害的是,这辆自行车上安装的深度相机在采集到信息后,还可以通过WIFI将数据传输到电脑,结合AI算法,便能自己认路,避开障碍。
要知道,这项技术在2016年,只不过是谷歌的一个畅想罢了。
在稚晖君的“无人自行车”走红后,有网友细数了稚晖君在该项目上点亮的技能:CAD建模、载板设计、软件开发设计、电机控制、手工焊电路板等等。还有自称本科是北理工车辆工程的网友表示,稚晖君视频中几乎每个部分都能出一篇本科论文。
犹记得当时清华大学自行车项目的参与者也对稚晖君进行了高度评价,说他只有亲历过这个项目,才知道稚晖君的工程能力到底有多强。
蜗牛纳通过搜索了解到,引起整个行业轰动的还有其他发明,比如稚晖君最早上传的智能红外遥控、自平衡机器人,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几十万粉丝的关注。甚至在2020年3月,他还曾研究出一款全网最迷你的电视型电脑。
尽管有人曾提醒他将上述技术申请为专利,但稚晖君却直接将原始代码公开,并欢迎大家复现设计。
是的,稚晖君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开源的,这就意味着所有看到他作品的人,都能根据他提供的程序代码和步骤复制他的作品。
稚晖君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有本职工作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并不需要靠业余这些项目赚钱,所以没有申请专利或者出售的想法。
因为在稚晖君眼中,国内外创客文化氛围有差异,国外有车库文化,很多人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在周末折腾一些小项目;反观国内,真正有技术、有资源的工程师一般都是在企业里面做重大项目,很少有精力自己再去业余花时间钻研。
所以稚晖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国内创客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并相信国内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出现,届时将在世界大赛上与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同台竞技。
开源思想的起源及其旨在激发的创新意识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想法。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开源设计运动与本杰明·富兰克林许多年前的想法一脉相承,即任何人可以出于任何目的获取设计、产品和想法,只要那些从中受益的人随后也与他人分享其劳动成果即可。开源创新正在改变人们对创意的看法,因为不再是需要创造新的东西才算真正实现创造。人们可以通过开源平台借助现有的事物来创造新事物。
最重要的是,有了开源方法,人们便不再被动接收强大的公司和天才所创造的产品,任何人都可以为创造过程添砖加瓦并加快创造速度。而随着开源运动的兴起,知识产权的定义及其单一集中度也将随着我们如何定义创新而发生变化。创意和产品的所有权不再是最终追求的目标,取而代之的是渴望分享创造力和由此产生的创新成果,从而促进创新意识的传播和发展。
富兰克林先生便认为,实现其全部创造潜力的唯一途径是自由分享其创造成果,不仅是分享最初的创造,而且这个分享将属于世界上所有人的后续创造。
分享是自由的,创造也是自由的。
据了解,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那些自由散漫的人发明创造出来的。达·芬奇、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世界科学巨人们,其实都是十分懒散的人,然而他们一生创造发明无数。
再想想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把自由看成世界上最要紧之事的言论,就不难发现,自由,乃人的生命本性,是做富有创造力的主人,还是做工具化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真希望像稚晖君一样的“野生钢铁侠”越来越多,能以他们更广泛的影响力向社会传递健康积极的正能量,并对世界开源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