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以后北京也要给闯红灯的行人拍照了?网友表示隐私权被侵犯了!
发布时间:2018-03-19行人过马路闯红灯属于违法行为,按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违反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可惜到了现在,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行人闯红灯的违法成本太低,加上如今全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因此区区最高不过50元的罚款在他们眼里不算什么。
对于行人不按交通信号指示通行的问题,各地交警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解决,譬如深圳交警曾采取了让行人穿绿马甲、最高罚款200元、在某些地段设立智能闸机等方法。但最后还是有些行人无视红灯的存在。
为此,深圳交警上线了一套专门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黑科技抓拍神器。如果现在上网搜的话,能看到不少相关新闻,并且还有很多来自“深圳行人闯红灯曝光台”的照片。
	
据介绍,这个“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的抓拍神器在上线之前,深圳福田莲花路口那边每小时就有近百人闯红灯,每天闯红灯上千人。而抓拍神器上线后,每天闯红灯人数下降至80人左右。也就是,闯红灯的行人数量减少了9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市民的斑马线通行意识。
照片拍摄了在新洲莲花路口闯红灯被抓拍的行人,并附有姓名和身份证号(面部打码处理,名字及身份证部分数字以***代替)。
	
“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被称为抓拍神器是有理由的,它可以通过视频检测行人闯红灯行为,并且能应用深度学习人脸技术,对人脸进行提取、识别,储存闯红灯人脸数据,再通过实时搜索比对,查找同个人是否多次闯红灯,然后可通过数据对接,落实违法人员身份,对违法人员进行大屏显示相应信息。
这样厉害的抓拍神器是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云天励飞)发明的,不过在正式让该系统上线前,这家公司就早已于2015年研究了身份验证方法。
	
后来才有抓拍行人闯红灯的黑科技发明,但该系统不过是在云天励飞众多发明中的一个技术。除此之外,他们开发的第一代基于人像识别和大数据的云天“深目”平台,已协助破获各类案件4000余起,找回多名失踪儿童和走失老人。目前,云天励飞已建成全国最大规模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在北京、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及马来西亚等国家落地。
也不仅云天励飞能研发出这样的系统来,早在淮南市就有类似的抓拍神器。
	
由杭州天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象智能)自主研发的一套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曝光系统。该系统跟深圳的差不多,都可以通过视频采集和人脸识别,对红灯状态下非法穿越斑马线的行人进行检测抓拍,并通过语音提醒、大屏播报等方式进行曝光和提醒,最终可以对不文明的闯红灯现象起到监督、劝导作用。
蜗牛纳本想上网看看天象智能的发明,不过竟还查询到不少公司发明了抓拍专利。比如下图2014年一杭州公司申请的“一种行人穿红灯自动抓拍系统与识别方法”专利,其发明成本低,无需人员值守,证据清晰,可以代替交警在路口不间断地执勤,督导市民文明过马路。
	
还有上海公司的两个专利,一个是在2008年申请的“一种行人闯红灯自动报警监控装置”专利,它可利用红外线探测技术和人像识别技术,自动判别行人闯红灯现象并发出警示,并记录违章者图片信息。
	
另一个是在2012年申请的“一种基于达芬奇架构的行人闯红灯视频检测装置”专利,它有助于减少行人闯红灯现象,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只要随便输入几个关键词进行搜索的话,都可以查到不少相关的行人抓拍专利呢,可见很多发明人都特别关心国内交通问题。
	
可是这么多好发明却不太受网友欢迎,若推广至各大城市的话或许会引起“网络大战”。就拿这次云天励飞发明的抓拍神器的来说吧。
深圳交管部门最初目的是要遏制城市行人闯红灯现象,但这种新颖的人脸识别技术和创新的惩罚方式,已经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的支持,有的则认为交警部门不应该随意曝光公民的隐私。
	
	
还有贱贱的网友出了个馊主意:就算是全市遍布的电子警察都可以拍到行人闯红灯,也都可以人脸识别并百分百对上号,但是别小看中国人的智慧。不想被拍就学学明星呗,人家的防拍经验丰富着呢。
戴上帽子用手挡脸
	
拿个包包或购物袋挡脸
	
披个被子把全身挡住
	
最方便的还是戴口罩
	
从这看来,目前利用人脸识别闯红灯系统自动抓拍、实时识别是存有很大问题的。而且很多厂商只能做到实时抓拍或者后期比对,诸如实时识别等“黑科技”大多都还是相关企业的宣传文本,用在实际生活中只能起到警示作用。
不过,行人闯红灯抓拍系统目的不是为了识别每一个闯红灯的人,而是通过曝光提醒出行者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而塑造一个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交通出行氛围。
蜗牛纳认为,这种管理治标不治本,若想遏制“中国式过马路”,还是得要对症下药。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小开始做好这方面教育,或者加大惩罚力度,让行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让不闯红灯成为一种习惯,如此方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END——
编辑:蜗牛纳@纳杰知识产权
来源:纳杰知识产权微信公众号(najieip)
地址:http://www.bjnajie.com/a/zlsb/2253.html
【纳杰温馨提示】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以配图表达无他意。另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公众号转载的目的仅用于传递信息,如果您觉得该信息不宜被公众浏览或有其它原因,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感恩谢谢!
	







